避难硐室
井下避难硐室是在井下灾变时。为无法及时撤离的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。在高强度气密防爆门与硐室生存室之间设有气幕、喷淋装置和气体洗涤单元,可有效隔绝、净化有毒有害气体、硐室配备的各种检测仪表,可以监测难硐室内外的环境参数指标。
主硐室即生存硐室,根据额定人数配备座椅、自救器、食物、饮用水、工具箱、药品箱、化学药剂等、设有通讯、空调、照明等设施,可接入井下原有供电、供水、压风、人员定位等系统。
1.硐室内过滤降温除湿系统无需电力驱动,日常免维护,安全可靠。
2.硐室内气幕洗气、供氧、供电、照明、通讯系统及饮用水实施“双保险”,满足避险人员的生存需要。
安全防护系统 |
三级氧气供给保障 |
氧气供给保障系统 |
有效的环墙气体隔绝措施 |
压风、气慕破淋及正压保护系统 |
灵活的后备电源管理 |
空气净化及降温除温系统 |
通讯联络保障 |
环境检测系统 |
耐高温耐高压的密闭避难环境 |
通讯系统 |
完整的硐室内外部环境监控功能 |
照明和指示系统 |
高效可靠的空气净化能力 |
动力供应系统 |
内部温度、湿度自动调节功能 |
生存保障系统 |
|
1.额定防护人数:20~100人;
2.额定防护时间:大于96 h;
3.硐室内温度:不大于35℃;
4.压缩氧气供氧:0.5L/min/人,生存硐室内氧气浓度在18.5%~23%之间;
5.相对湿度:不大于85%;
6.泄压速率(气密性):不大于350±20 Pa/h;
7.CO2吸收能力:不低于0.5L/min/人;
8.CO处理能力:20min内将CO浓度由0.04%降到0.0024%以下。
24小时咨询热线:15345319310